《益智玩具+桌上遊戲課程之「一年半載」回顧 》
算一算,DD和彩翊每週一早上的益智玩具課程,也已經持續一年半了。這幾天,不知是怎麼了,腦裡海不斷出現一句古人的話:「業精於勤荒於嬉」(早忘了是誰說的,剛在網路上搜一下,原來出自:《韓愈進學解》。
這句話到底和益智玩具/桌上遊戲課有什麼關係呢?其實,這幾年陪伴孩子成長,自己深深覺得不管孩子做什麼事/學什麼技能,「勤練」是要下的最基本功。
每週一的益智玩具課程,在約一年半前因緣際會的開始持續到現在,在這段期間,彩翊媽媽和我們偶爾不小心會現自己小孩似乎觀察力變強,或者挫折忍受力更高了。
也許有的人會認為這沒什麼,本來孩子就會隨著年齡的成長,在每一項能力上變得更強。當然沒錯,兒童的能力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成長。不過,如果家長能夠給與更多外在的刺激,可以讓孩子腦袋裡的突觸連結更多,對該項技能更加熟練。舉例來說:DD是個很愛投藍球的小孩,從二歲多就開始練習拍球,三四歲開始練投籃,投籃可以說是他最愛的運動,現在投籃的準度相較於其他未練習投籃的同年齡(甚至年紀更大)的兒童來得高。
曾看過一篇文章寫觀於「腦神經的發展」,該研究者寫道:
- 0~3歲,80%的突觸已連結。
- 3~10歲,環境愈豐富連結就愈多。
- 11~13歲,青春期神經元連結放緩,二個過程啟動:
腦內有用的連結被永久保留。
沒用的被刪節(凋亡)。
形成獨特的腦神經結構模式。
如果有人想知道長期操作益智玩具或玩桌上遊戲,對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幫助?說真的,我不會保證孩子小時候長期操作益智玩具或玩桌上遊戲,將來考試都一定一百分。當然,如果對益智玩具或玩桌上遊戲抱著這種不切實際期待的家長,可能不適合讓孩子操作益智玩具或玩桌上遊戲,畢竟「玩遊戲」是一個快樂學習的過程,快樂學習才能獲得較佳的效果。如果為了分數痛苦的玩,我想應該也已經喪失遊戲設計者的原意。
現在市面上的益智玩具和教具設計可以說非常的多樣化,幾乎涵蓋了八大智能。不僅止於透過遊戲的方式來教授具體知識(語言、數學等),甚至透過遊戲來教授邏輯推理、策略規劃、風險管理等抽象概念,來提高兒童的問題解決能力。
目前,在台北市已經有幾位喜愛桌上遊戲的國小老師,將它應用在國小數學課教學,也有部分小學將它們納入課後社團活動中。歐美國家早在三十幾年就開始流行桌上遊戲,它們早就是歐美家長陪伴小孩成長的重要輔助工具。
現在,DD和彩翊週一的益智玩具課程會一直持續下去...也希望能有更多父母能拋棄電視,在陪孩子進行親子共讀之餘,也可以偶爾拿出幾盒好玩的桌上遊戲,和孩子一起親子同樂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